這個暑假,貴州石阡旅游強勁復蘇,紅色旅+生態游成為當地旅游復蘇中的最大黑馬。據初步統計,今年6-8月,石阡縣旅游人數達106.5萬人次,旅游收入達超10億元。
近年來,貴州石阡縣大力實施“旅游+”發展戰略,將紅色文化、綠色生態資源與旅游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加快研學游、主題教育游等品牌規劃建設,全力拓寬文旅融合新路徑。
在石阡縣龍塘鎮困牛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來自省內外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紛紛慕名而來接受紅色文化教育,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
來自貴陽的游客劉曉雅一邊親手折紙花獻英雄一邊說,“紅軍戰士寧死不傷百姓,他們赤誠為民的精神鼓舞和激勵著我。希望這朵潔白的紙花能夠帶去我對他們崇高的敬意?!?/span>
石阡是革命老區,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曾兩次經過石阡,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2014年,石阡縣龍塘鎮困牛山戰斗遺址被列為銅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8年成為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今年1月以來,共承接有416班次14367人次到該地現場學習。
“作為一名紅色文化講解員,我們不斷挖掘紅色資源,從陳述戰斗史實,講述紅色故事,唱好紅色歌曲等方面,著力打造沉浸式現場教學,傳播好困牛山紅色資源。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段歷史,了解這段歷史,銘記這段歷史,傳頌這段歷史?!笔淇h紅色文化講解員景佳豪介紹道。
如今的困牛山是一張紅色名片,更是一面紅色旗幟。紅色文化資源與旅游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助力了鄉村振興。
“通過建設紅色組織、挖掘紅色資源、發展紅色產業,用于強村富民紅色事業,將紅色文化與鄉村文旅相融合?!笔淇h龍塘鎮黨委副書記、困牛山村駐村第一書記劉坤介紹,“讓紅色血脈深入骨髓,讓紅軍故事薪火相傳,讓美麗鄉村人人向往?!?/span>
除了紅色文化,石阡縣境內的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熱門打卡地。高達90%以上的森林覆蓋率,海拔600米處年平均氣溫為16.4℃,年均每立方厘米空氣中高達5800個負氧離子含量。擁有豹、林麝、穿山甲、白頸長尾雉、珙桐、紅豆杉等珍稀動植物。優質的生態環境,大量的珍稀動植物和涼爽宜人的氣候,讓省內外游客贊嘆不已。
來自河北的游客鄒群說:“這邊的空氣清新,沒有灰塵?!蓖械拿吩胶诳吹较∮袆又参锖蟾袊@道:“要保護大自然,保護那些野生動物,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珍稀的動植物?!?/span>
2021年,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貴州石阡佛頂山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創建自然教育基地,融合當地的仡佬族民俗文化,設置植物、動物、森林、民族四大主題課程,讓游客近距離感受當地自然和人文的雙重魅力。
“當孩子們真正走進大自然中,去觀察自然、享受自然,他們的感受是不同的?!敝皫Ш⒆觽儊矸痦斏絿壹壸匀槐Wo區研學的老師詹子蘭說:“在這樣一片茂密的森林當中,孩子們能從中去尋找到一些東西,內心也會變得更加充盈?!?/span>
“接下來石阡將繼續優化好設計,將當地的民族文化、自然風光、自然科普等推介出去,讓前來參觀、游學的人更好地全面了解佛頂山,更好地保護我們佛頂山的生態環境,真正地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笔淇h佛頂山自然教育中心工作人員鄧仕琴介紹道。
(作者分別為銅仁市、石阡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
編輯:黃蓉